济南历城二中彩石校区教育建筑设计|中学校园设计

TONGYUAND. LV0
/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济南历城第二中学始建于1958年,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潮中,从一所典型的乡村中学发展成为中国齐鲁名校,成为中国教育文化的一个缩影。2020年初,采石校区规划设计工作启动,校园坐落于采石虎山脚下,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创造一个能够融入自然的绿色低碳校园。
由于学校规模的要求,校园业主方确定了12万平方米(60个班级)的建筑体量。面对如此大的建设需求,我们对于绿色低碳设计的目标梳理出了三个层次的实施路径:首先要解决的是在空间格局和土地利用层面实现合适的体量安排,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建设和运维浪费;二是在寒冷地区以建筑集约、灵活使用的可变原则构建空间骨架;最后,满足特定空间节能的要求,适宜的绿色技术组合应用。低碳策略是建筑师主导的空间节能主要手段,是优先于设备设施节能的整体规划,具有源头节能的特点和优势。学校建筑的主要使用时段避开寒暑假(极寒、极热时期),多数季节为春秋过渡季节,空调、电器等设备集中开启时间有限,因此低碳策略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尤为重要。
当建筑师第一次勘察场地,来到山前,在最初的认知中,建筑要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亲切的感觉,用“藏、退、藏、让”的手法塑造建筑形态的自然感,展现谦逊的姿态。经过多轮比选方案,确定建筑规划格局充分结合场地,沿轮廓线以阶地形式组织建筑布局。部分体量做成覆土,建筑嵌入土方,减少外部土方。建成后,建筑横向延伸,卧于山脚,退让城市道路转角空间,让出城市山景观景长廊,极大弱化了自我存在感。建筑的隐性纹饰处理,是与环境充分融合的低碳策略,根植于大地,顺应场地的风热环境。北侧庭院尺度的厚重体量形成抵御冷风的屏障,南侧向山体打开形成通风通廊。半室外空间将山体引入校园,架空的连廊平台也为师生创造了积极的户外活动空间。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未来的功能组合也愈加复杂灵活。在与校长的多次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对校园空间多功能性的期盼。这就对校园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适应性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下的使用,还要满足未来新功能的拓展。这也是可持续建筑的具体应用典范。在布局上,将图书馆、音乐剧场、风雨操场、食堂等基础及共用建筑布置在中轴区域,使其成为公共活动的核心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建筑的功能作用,也使师生能够最便捷地享受这些公共资源。教室、多功能室满足未来的相互改造,图书馆、风雨操场等大空间具备举办多种活动的可能。各组团沿用地外围布置,围绕公共区域,在校园内各组团边缘形成一个立体的空间骨架——学生街,从不同标高串联起师生日常生活、就餐、学习、交往等功能空间。这个空间骨架不仅起到交通纽带的作用,还作为空间暖廊将各单体的主要公共空间集约化串联起来,在寒冷的冬季提供更多的室内活动空间。下沉庭院布置在空间的过渡位置,天窗提供充足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形态的呈现离不开空间节能的理念,建筑布局集约紧凑,从能源分类的角度,将高性能教学空间布置在南侧,将一般性能辅助空间置于北侧,部分活动空间也做成半室外无能空间,立面形态也体现了对气候的回应,多层次的覆土空间也形成了丰富的户外活动平台。立面采用白色、红色陶板开放式干挂体系,立面采用交错对角线处理,形成横向连续的肌理感。陶板温暖的质感与金属穿孔遮阳相呼应,材料来自大地,本身就是绿色材料。学生公寓屋顶还铺设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彩石校区的低科技绿色设计,更多的是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中被动技术的应用,在理念和策略上做了一些可持续的设计尝试。两年多的努力,基本实现了最初的规划理念,但由于种种原因,建筑师在整体设计的一些环节缺席,一些空间的建设完成度仍有遗憾,绿色内涵的空间形态优化没有延续,也值得反思和总结。校园建筑与环境空间的好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通过校园环境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持续校园的实现对整个社会都有着示范意义,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Design Unit: Tongyuan Design
Area: 121740 m²
Project Time: 2022
Photographer: Time Difference Image
Design Guidance: Liu Yuanqi Chief Designer: Guo Liqiang Project Leader: Wang Feng Design Team: Shao Xu, Ji Chuanlong, Zhang Guomeng, Li Shuzhe, Li Weijie, Liu Xuanyu, Bian Wengan Structural Design: Zi Xiaozhong, Li Xianzhang, Wang Jinxiang, Zou Jingbo, Yang Xiao, Yang Xiao, Yang Baoxian, Li Guanqun, Zhang Zhaoji Architectural Team: Hailiang Wang, Chuanlong Ji, Guomeng Zhang, Xue Lin, Zheng Wang, Yanggui Chai, Xin Xie, Yaqi Wang, Guangning Cheng, Ankang Shi Structural Team: Xiaozhong Zi, Xianzhang Li, Jinxiang Wang, Jingbo Zou, Xiao Yang, Xiao Yang, Baoxian Yang, Guanqun Li, Zhaoji Zhang HVAC Design Team: Ye Gong, Yugang Zhang, Shuai Dai, Yingbo Ji, Shuai Gao Heating and drainage design team: Dongyue Shao, Lei Zhu, Shuang S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esign team: Pengfei Liu, Shanzhi Zhao, Jinpeng Zhang, Wenjun Feng, Qingkuan Meng, Qiang Zhang Intelligent team: Zhiyan Liu, Xiaolei Zhao, Ning Wang, Zhangxiang Song, Jinpeng Zhang, Zhaopeng Tian, ​​Shusheng Zhao, Zilei Han City: Jinan Country: 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