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宅F先生家住宅建筑设计|独立住宅设计

JinQiuyeS. LV0
/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这是一个和睦又充满爱的四口之家,爸爸妈妈都是工程师,喜欢读书和运动,有一对可爱的孩子,他们也很喜欢小动物。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居住条件也需要改善。由于预算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们在这个项目中尝试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工作室为业主提供设计咨询,业主自己完成方案的实施和施工监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业主一起讨论方案,并在过程中帮助解决问题。项目位于北京80年代中期修建的塔式住宅,三室一厅。进门是一个昏暗的小黑厅,北面的光线被厨房和卫生间挡住。南卧室和东北卧室各有一个长阳台,可以堆放杂物。西北次卧室有一个附属的储藏室,正对着进门的黑厅。三间卧室各自独立,唯一的小厅有前后左右六扇大小不一的门,被四面八方的人穿过,不胜其烦。整个住宅缺乏一个家庭活动和交流的共享空间,无法满足家中老人偶尔停留的需求。规划从功能整合出发,一家四口的卧室紧密排列在西侧,将东侧的空间放松下来,整合成一个连续的公共区域。
南侧的主卧保留了原有宽敞明亮的状态。为了满足男主人晚上加班的需求,又不影响和打扰家人,在住宅尽头,也就是阳台脚下设置了一个独立的办公空间。阳台与卧室之间做了一个60公分高的小柜子,阳台侧做了一个小沙发,冬天可以起床靠着暖气晒太阳。同时这个区域给屋内的座椅一个靠背,在卧室和阳台之间形成一个框架。西北次卧,将储物用的小黑屋拆掉,塞入一个2米见方的小房子作为姐姐的卧室,剩余空间留给哥哥。姐姐房间的地面垫高半米,底部作为储物用。小床1米宽,橡木定制,高出姐姐房间“地面”50厘米。床下6分空间给哥哥,4分给姐姐。这样,哥哥房间就有了1米高、2米宽、60厘米深的衣柜,姐姐也有一个挂裙子的小柜子。
在姐姐床边,一小段白色踏脚板和两排共高60公分的方格作为围护,其余部分则留空,以接收西窗的光线,并将西窗的风引进屋内。哥哥房间和妹妹房间在保持独立的同时,视线通透,互相借景。北墙为哥哥的床定制了1.2米高的橡木墙板,隔绝冷气,增强包裹感。哥哥倚墙,妹妹倚栏,一高一低的两个孩子相视而笑。夜晚,拉开窗帘,各个区域便独立起来。
西侧解决了家庭生活的私密性、睡眠需求后,整个东侧容纳了就餐、洗漱、看书、弹琴、娱乐等功能,全部开放。北阳台划分出与厨房对应的烹饪区,缩短烟路,让厨房无门也能放射状打开,将室外光线充分引导至餐桌。在业主的坚持下,卫生间的门被移到了北阳台,门厅用磨砂玻璃砖隔开,让光能通过却不能照到人。白天,小小的门厅光影斑驳,不再是过去昏暗的小房间。
原本北侧的卧室,成为了整栋房子的公共生活区,业主藏书800本,不需要沙发和电视,全家人偶尔用投影仪一起看电影。我们用皮纸做成的40厘米宽的灯笼,将公共区域分成实际上相连却心理分离的两个部分,南侧为阅读与游戏区。整个书架占据了南面的墙,连接着一块长条桌板,留出了地面空间,可以供小朋友跳来跳去,或者趴在地上打游戏,玩累了还可以看看书。北面的阳台墙与灯笼之间,是一间1.5x2m的炕房,平时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喝茶的地方。如果老人住在这里,可以拉起天花板上的轨道窗帘,家里就多了一个独立的睡眠空间。钢琴靠墙摆放,它与榻榻米之间还有1米多的宽度可以供人通过。炕房与北面阳台之间的墙上铺着一块大块的实木板,方便折叠衣服、摆放东西。
在公共区域与卧室的过渡处,有一个长1.5米,宽约1米的小过道,我们称之为“胡同”。天花板与墙面以红黄蓝三色粉刷,界定出这条“胡同”的不同方向。色块的拼接方式,一方面打破了方盒子的体积感,另一方面又创造了新的体积感。身处其中的人仿佛置身于几块堆叠在一起的彩色大方块之间的缝隙中。主卧为红色,妹妹的房间为黄色,弟弟的房间为蓝色,每个门口都有不同的色彩迎接。三色界面形成独立的空间装置,让公共与私密之间的转换枢纽成为特殊的连接体,将房间最负面的部分变成日常的风景。妹妹房间正对弟弟房间的墙面刷成浅翠绿色,作为卧室背景。如何有效分隔居住空间的同时又能让视线与空气流通,一直是我们讨论与实验的重点。面对门厅,家中楼层最高的姐姐房间,开了一个通向室外的圆形瞭望窗,视线穿过“胡同”,再穿过门厅墙上的圆形洞口,最后被尽头色彩斑斓的亚克力壁灯捕捉。随着人的移动,两个圆形洞口相互交叉,影像在月环食和新月之间切换。
“胡同”与餐桌之间也开了一个椭圆形的洞口,坐在餐桌旁,透过这个椭圆,目光可以斜投到哥哥房间西窗外。姐姐喜欢站在胡同里,趴在椭圆形的洞口上,往门厅里望去。屋内这条最长的视线连接着阅读区和姐姐的房间,穿过三道门道、三种色彩,直到定格在姐姐升降台上方头方脑的大红鹿灯上。这条长约10米的通道,也成为了姐弟俩快乐奔跑的路径。
有孩子的家庭,尤其是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经常会面临地上玩具凌乱、墙面涂鸦的问题。除了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玩耍空间、一定的跑跳路线外,还要考虑利用其他零散的空间让孩子“创造”。在玻璃砖旁边,用方钢框出一块宽60厘米、高2米的区域,做成乐高墙。这是大家每天进门就能第一眼看到的作品,而且会随着孩子的想象力每日更新。 “胡同”里的白色区域,用白色水性漆刷了两遍,专门给小朋友在自家门口涂鸦,小朋友有了自己的创作和展示空间,而屋内其他的墙面则被“拯救”了。姐姐喜欢拜访小动物,弟弟喜欢收集羽毛。这次我们在各种器物的选择上也刻意选择了与他们的兴趣产生共鸣:我们邀请了斑马、火烈鸟、豹子等各种动物出现在水杯、盘子或花瓶里。弟弟也对航空航天很着迷,所以我和妈妈选择了行星灯挂在他的房间里。妹妹躺在小木床上,看着客厅里的“月亮”,转头看“星星”,感觉很自豪。在这个项目里,工作室和业主共同合作,用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创造并完成了这个色彩缤纷、幸福的小屋。对我们来说,施工标准和细节处理是最重要的,这种工作模式并不完美。但业主在选择施工方案和探索产品方面的努力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一共有三种颜色,融为一体;三个房间,客厅和卧室,一家人融为一体。
Design firm: Jin Qiuye Architectural Studio
Area: 80 m²
Project time: 2022
Photographer: Gao Leilei, Sun Haiting, Chen Xiangfei, Liu Tingzhou Lead designer: Gao Leilei Design team: Sun Haiting, Chen Xiangfei, Liu Tingzhou, Gao Leilei City: Beijing Country: 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