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设施设计|游客服务中心规划|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

THADdesign LV0
/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由于该项目位于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设计理念与九寨沟自然山水相呼应,建筑内外充分体现藏文化内涵,造型舒展流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融为一体,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多种管理服务功能的“环境建筑”。顺应自然,融入九寨沟天堂秀美山水;兼顾人文,体现川藏特色文化底蕴。利用场地原有地形,西侧山体高出东侧翡翠河约6米,设置与西侧场地同高程的平台层,作为游客主要出发层;下层平台略高于翡翠河水位,作为游客主要到达层;在旅游高峰时段,平台层与下层平台同时作为出发层,方便游客快速进入沟谷观光。在出发层可以饱览沟口三山两水的风光,这是进入景区的前奏。集散中心充分利用原有场地的高差,既避免了地下水位高给建筑带来的诸多困难,也营造了平台形象的亲切感。
景区入口的“天幕”承载着九寨沟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积淀,九寨沟的眼睛形LOGO早已名扬天下,作为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标志,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标识性。其次,建筑本身并不是对标志的简单模仿。通过树状柱悬挑的结构造型和连续的地形引导,在空间上体现与周边山体的呼应,在功能上将空间最大程度地留给游客。
大雨棚采用三根花柱支撑跨度38米的大型不规则单层网壳胶合梁结构,在国内尚属首次。雨棚西侧为坡度小于8%的坡道,游客沿坡道缓缓行走至上层平台进行集散换乘。雨棚拱形起伏的屋面采用九寨沟当地的石板瓦,
平台下的集散地空间有6000多平方米,考虑到这个空间既自然,又不给游客带来压抑感,将原本单调的柱跨度扩大,采用拱形钢梁来解决扩大跨度后的受力问题,形成六个方向的连续拱。当六个方向的拱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开花柱——一种兼具力学与美学、富有自然特质的结构形式。这种钢结构柱不需要额外的装饰,结构就是建筑,受力就是装饰。既表达了力学之美,又节省了装修投资。36根开花柱撑起集散台下空间,象征九寨沟一年四季的秀美风光,再一次以建筑语言向自然致敬。开花柱丰富的柱头形态,为集散台下空间增添了韵律美感。实际操作中,即便数千人进入空间,游客也不会感到压抑或低落,反而成为沟口最有特色的半室内空间。
展示中心位于游客集散中心东侧,屋面与灵动中心连续,螺旋造型犹如即将舒展的植物幼苗,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象征藏式“达摩海螺”,向世人传递九寨沟的自然之美。展示中心室内采用3%坡度上升的连续展示模式,从集散中心向内螺旋上升。主体结构采用细钢柱,排列密集,首层采用高透光率、无镀膜的超白玻璃作为维护系统,观众沿坡道参观展览,从外部就可以看到清澈的翡翠河奔腾而入白水河,将自然风光引入展览,是对自然与生俱来的尊重。
展览中心玻璃全部为超白中空双层夹胶钢化玻璃,多达450余块,其中单块曲面玻璃最大面积达16㎡,重量达1800kg。现场安装时,施工人员事先利用全站仪对每根钢管在三维空间的电脑定位坐标进行定位,再利用激光经纬仪跟踪测量,并用25吨吊车和75吨吊车联合吊装。其中56块双曲面玻璃的加工安装是难度最大的。每片玻璃需根据不同弧度经过四次模压后才能拼装成型,每片面积达9.6㎡,重达1200kg,安装倾角达70度,加工难度大,工艺特别复杂。
游客中心东侧为林卡景观,该部分由建筑学院朱昱帆教授团队设计。林卡景观以水为主要主题,在翡翠河的东南岸打造“藏式林卡”,营造丰富的水景体验。同时,通过保留现有植被,塑造疏林草地景观,再现林卡风光。在缓解沟口集散广场高峰期游客聚集压力的同时,为游客和周边居民提供了休息、玩乐的场所。
Design Unit: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rea: 30650 m²
Project time: 2018 Project manager: Zhuang Weimin, Huo Chunlong Technical manager: Sheng Wenge Architecture: Zhuang Weimin, Huo Chunlong, Liu Xiao, Yin Guodong, Gao Gejin, Ding Feng, Wen Qisheng, Sun Zhongxuan, Sun Yuzhu, Gong Shiyu, Zhang Wenjuan, Hao Xiaoxu Structure: Chen Hong, Liu Xiang, Jiang Bo, Xu Jinyan, Wang Xiaope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Liu Jiuling, Cui Yanhui, Shi Qinghong, Wang Chunxiang HVAC: Liu Jianhua, Li Bing, Niu Xiaoyuan Power supply: Xu Hua, Xu Dan, Zhang Hongxia, Liu Lu Weakness: Guo Hongyan, Liu Lihong Green building: Liu Jiagen, Yang Difei, Zhao Yang, Chen Shuaiyuan Landscape design: Zhu Yufan design team Traffic design: Duan Jinyu design team Logo design: Qin Qingxin design team Interior design: Wang Zuming design team Night lighting: Zhang Xin design team Construction unit: Jiuzhaigou Scenic Area Administration City: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Country: 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