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态基础设施设计|扭转塔和螺旋站生态基建新建

HCCHStudi. LV0
/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扭塔与螺旋站是上海临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两个点,相距10公里,分布在海岸线上。它们展示了基础设施作为景观建筑的可能性:功能性强、非公共性的结构,除了生态环境跟踪监测外,还可以通过自身功能和技术要素的体现吸引公众关注,实现大范围的科普展示。从建筑本身的角度,也试图探索如何用极少的形式语言和要素,在非常有限的操作范围内找到经济而有趣的结果。
扭塔是集碳通量监测和潮汐信息预警两大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监测基础设施。前者通常是细长的钢架方塔,内含多个不同标高的平台放置和回收监测设备,提供空气监测、气候变化和鸟类观察以及数据收集存储功能。后者通常是混凝土圆柱体,通过顶部照明提示海洋潮汐动态并发布风暴潮预警。原本两者计划分两点兴建,但业主决定合二为一,高度为20米,作为区域内的地标。
我们在合并后的地标塔的上下端增加了“扭转”的动作,暗示该结构兼具两种功能,方便不同方向悬挂探测设备。内部由狭窄的工作楼梯连接,主体钢结构被垂直金属百叶窗包围,在没有参照物的一望无际的海滩上呈现出一种暧昧的尺度感,只有走近时,钢楼梯才会在百叶窗间时隐时现。
塔的起始平面为3mx2m的矩形,扭转25度后,平面缩小为2mx2m,塔顶百叶窗内嵌有4米高的LED灯带,用于潮汐警示。光带下方为碳通量监测区,在海拔6米和12米处设置安装有碳通量监测设备的观测平台。
螺旋站是离岸200米的生态监测站,提供水文、气象、水质等基础监测检测功能。螺旋站只有靠20跨的栈桥才能到达,犹如一座孤独漂浮在海面上的空间站。任务书给出的平台尺寸是11米*11米,主要功能和形态都要在这个范围内。其他设施包括栈桥、防撞保护设施、航行警示标志、潮位观测井、水质采样孔等。
海上监测站的默认形态为矩形混凝土箱体,室内外设有楼梯连接检测平台、一二层及屋面,屋面矗立着一座气候监测塔。该站距离岸边较远,海上风力较大,我们建议在体量上采用明显的大动静,实现远观时的景观地标,避免添加任何不必要的装饰构件。站台采用直径8米的圆形平面,垂直流线抛向建筑外围,成为一条2米宽的内凹式连廊,从桥面盘旋而上至屋面,犹如一条长长的丝带,一端连接栈桥与陆地,另一端抛在空中指向矗立在防撞墩上的气候塔。工作人员拥有一览无余的内部空间、均质的海景视野以及极为便捷的屋顶工作平台。
扭动的塔楼与螺旋车站通过最小的动作、最直接的功能重构,改变了基础设施的常规模式,使其成为滩涂上、大海尽头的抽象雕塑。
Design Unit: Hechen Architecture
Project Time: 2023
Photographer: Zhu Qingyan Design Team: Chen Hao, Hu Chenchen, Wang Yuling, Zheng Qi, Hou Yida Cooperative Design Institute: Shanghai Youwei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City: Shanghai Country: 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