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博物馆设计|科普教育设施-三清山地质博物馆

UADdesign LV0
/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场地印象 设计开始之时,正是暮春时节。我们穿过郁郁葱葱的绿地,终于来到了这个东西斜向延伸的幽静山谷。蜿蜒的山峦之下,遍布着许多石屋或砖屋,屋前屋后是梯田,稻田上偶尔冒出零星的“田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山间美景……博物馆的选址正是以此为依据。走近才发现,场地为南高北低的坡地,山田残脉中,隐隐有两条山涧溪流汇聚。场地中央,有一棵百年古樟树生长茂盛,粗壮有力的枝条从南向北伸展,仿佛在抵御场地的坡度。“山、田、树、石”构成了我们对场地的第一印象。
地质特征 三清山已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享誉海内外。三清山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经历了三次大的海侵和多次地质构造运动。三清山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是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东南交界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碰撞最系统、最完整的记录,最典型的暴露。三清山也是世界上展示花岗岩微地貌形成演化历史过程的天然博物馆。其古老板块碰撞形成的岩石奇观,是三清山地质地貌最显著的特征。
以“写”形就地生成的三清山地质博物馆的设计,首先源于对地质成因的理解和对其形态的抽象与构成。这包括两大地质板块的挤压运动,岩石与海水的相互侵袭,以及三清山花岗岩体中垂直节理、扫帚状裂隙以垂直为主、水平方向为辅的特点。造型由此在纵向条带上呈现双向挤压、裂变、拉伸,在横向上进一步切割、分离、水平滑动、剪切,从而表达出“地质力”对造型的刻画。建筑的造型也契合了对基地山体形态和流淌形态的分析处理,依据场地由南向北的坡度,顺着等高线的逐渐变化,建筑再次弯曲,从而形成以百年古樟树为中心明确的半围合状态;随后,建筑形体进一步划分东西两块体块,并跨越大尺度的虚空与空气,呼应山体的走向,将原有的山涧溪水引入前广场与大景区水系,从而完成整体形体的塑造。
内部空间形态的生成逻辑也延伸到了内部空间的塑造,参观者顺着场地东北侧入口的缓坡,循着古树的树荫,便可进入博物馆的入口及大厅。整体的展陈动线由此出发,从东区一楼到二楼,再通过廊桥到西区场馆,再往下一层,等候出口,便再次看到了广场、古樟与远山。室内以“地质运动”为线索营造,犹如穿行在三清山岩壁间,或高或低,或暗或亮,或断或连,寻求一定的曲折,恰如其分地表达挤压、流变、切割、交错等地质运动的“意向”。在功能布置上,博物馆东区总体围绕地质地貌主题,设有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山地生态等专题陈列;西区则以临时展览、规划陈列、红色主题、研究等补充陈列和场馆服务功能为主,可兼顾相对独立的对外开放,以达到基于一定特征的分区有序性和合理性。
外部景观项目场地上原有民居建筑,有使用当地石材砌筑地基、墙体的传统;而百年老香樟作为江南村落常见的树种,往往是村口的标志,或是户外的中心;同时,场地原有的台地形态,也是人工培育的自然“活”景观样式。因此,我们新建筑的外部景观设计也将百年老香樟作为“核心”元素保留,后山位置则按照台地形态处理,由高至低,并采用局部粗石围合,完成了对原有地形与人文生活景观的全新“再现”。此外,水的主题也是地质运动(岩石与海水相互侵袭)的重要元素,设计因势而动,将前广场与后山台地相结合。设计采用落差式“水塘”形式,在洪水季节作为原有山涧的泄洪通道,一般季节可有浅浅的水体,枯水季节则露出下层碎石,以多种形式体现主题。此外,基地内的林地经过适当整理成为室外展台,将古樟广场、廊下平桥、叠塘场、山林步道等组织为室外展线,使博物馆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泛博物馆”建筑,从而更好地提升公众对建筑、自然及其展品的“在地体验”。这些室外展场和动线也将为博物馆未来的开放和收藏提供更多的空间拓展预设。
结构与施工结构施工方面,以钢混框架、局部现浇钢混墙为主,横桥采用挂式钢结构。建筑形态呈裂纹状,裂纹处以玻璃环绕,犹如地质运动中的岩浆或海水,是建筑内交通、中央大厅等特殊空间的采光部分,夜晚则成为“透墙光”。外立面实体幕墙采用40公里外同一山系的石材,表面采用机械沟槽+手工凿制,竖向粗糙的质感是对“地质”运动摩擦错位的强化。至于广场和景观台地,也大量使用当地的石材,广场采用荔枝面,“水塘”底部铺以碎石,台地挡土墙采用当地毛石,以虎皮墙的方式砌筑,是新建筑与本土环境的融合。
结构与施工 结构施工方面,以钢混框架、局部现浇钢混墙为主,跨桥采用挂式钢结构。建筑形态呈裂纹状,裂纹处用玻璃围合,犹如地质运动中的岩浆或海水。建筑内交通、中央大厅等特殊空间的采光部分,夜晚则成为“透墙之光”。外立面实体幕墙采用40公里外同一山系的石材,表面采用机械沟槽+手工凿制,竖向粗糙的质感是对“地质”运动摩擦错位的强化。至于广场和景观台地,也大量使用当地的石材,广场采用荔枝面,“水池”底部铺碎石,台地挡土墙采用当地毛石,以虎皮墙的方式砌筑,是新建筑与原生环境的融合。
结构与施工 结构施工方面,以钢混框架、局部现浇钢混墙为主,跨桥采用挂式钢结构。建筑形态呈裂纹状,裂纹处用玻璃围合,犹如地质运动中的岩浆或海水。建筑内交通、中央大厅等特殊空间的采光部分,夜晚则成为“透墙之光”。外立面实体幕墙采用40公里外同一山系的石材,表面采用机械沟槽+手工凿制,竖向粗糙的质感是对“地质”运动摩擦错位的强化。至于广场和景观台地,也大量使用当地的石材,广场采用荔枝面,“水池”底部铺碎石,台地挡土墙采用当地毛石,以虎皮墙的方式砌筑,是新建筑与原生环境的融合。
Design Unit: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rea: 6425 m²
Project Time: 2019
Photographer: Zhao Qiang, Yang Ke Chief Design Unit: Ye Changqing Design Team: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Design Guidance: Shen Jihuang General Design Manager: Ye Changqing Architecture Major: Ye Changqing, Fang Hua Structural Major: Wu Jie, Gao Zuore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Major: Wang Bo Electrical Major: Wu Xuhui HVAC Major: Cao Zhigang Intelligent Major: Lu Qingxin Construction Cost: Sun Wentong Curtain Wall Major: Tao Shanjun Function: Cultural Building Client: Sanqingshan Management Committee City: Shangrao Country: 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