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青少年活动中心及艺术馆新建

ScenicArc. LV0
/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AIGC•建筑•景观•室内•规划。2015年,浦东新区计划新建活动中心,以容纳一并搬迁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群众艺术馆。场地选在锦绣路东侧绿地内,与北侧的现有浦东图书馆(日本设计株式会社)和南侧即将建设的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中心(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一起,构成浦东新区的“文化街区”。虽然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群众艺术馆分别隶属于教育局和文广局,但新区政府考虑到两者相似的城市功能和运作机制,决定将两馆整合为一个建筑群,为未来的资源共享、配置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灵活的空间结构。在为该项目举办的国际设计竞赛中,山水建筑荣获一等奖,并受委托联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承担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
项目场地位于浦东图书馆与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中心之间,场地上有一条南北向的河流延茂塘,若沿河两岸分别采用1-2个大而完整的体量,就会与相邻的图书馆、规划馆形成类似的格局。过于规整的体量也会导致功能布局过于严谨,并不适宜营造友好的文体活动氛围;而8万平米的总体量若完全拆散散开,虽显轻松活泼,却失去了空间与动线的效率;同时,整个文化街区及河流两岸都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形成步行与景观脉络。结合这些内外部条件,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巨型结构空间模式,即由“互动平台”构成的“立体聚落”。 “互动平台”以1500-2500平方米为单位,每个平台承载由3-10个盒子组成的聚落,容纳不同的功能群体。 这些约30m宽、50-80m长的平台巨型结构与城市空间建立了尺度关系,平台上的盒子聚落紧凑而有机,如同村落,为日常教学和交流活动提供了自由而亲密的尺度。 盒子大小不一,有剧场、门厅、展厅、餐厅,也有文学艺术、科技等各类专业活动教室,还有散布在不同位置的坡顶小屋,
这些大尺度的平台不仅能够跨越江面,还能通过架空释放出大量的底层空间,在图书馆与规划馆之间形成开阔无遮挡的室外场所,成为整个文化街区步行网络的中心。我们最终利用这样的平台单元,设计了两个嵌套的“中字”造型的庭院。西侧庭院向西南方向衔接七号线锦绣路站地铁广场,主要容纳千人剧场及群艺中心;东侧庭院被绿地环绕,主要容纳青少年活动中心。平台间的叠合串联,激发不同区域、功能间的交流互动。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与艺术中心的平台单元在四层高范围内纵横交错,形成重叠交错的立体聚落,并提供众多室内外交流场地;跨河的花园平台连接了演茂塘东西两侧的两个大厅,成为公共动线的骨干:西大厅包含西入口大厅、地下展厅、剧场大厅和花园平台西出口;东大厅包含东入口大厅、咖啡厅、小剧场、青少年中心入口和花园大厅东出口;花园平台连桥上的连廊连接了东西大厅,向北在河东中间处与艺术中心大厅相连,通过电梯与一层的餐厅和地下车库相连。
这一“哑铃型”空间以连桥的方式连接了东西大厅,成为两馆共享的核心公共场所,也界定了两馆内部的运营范围。两馆内部,作为活动空间的大小盒子在平面剖面上不对齐,营造松散自由的聚落氛围,而垂直交通、卫生间、设备用房作为基本服务模块设置在“回”字的转角处,严格上下对齐,保证设备工程的逻辑性和高效的可达性。大而全的平台回应城市集体,小而散的盒子回应个体的身心。两者的结合,不仅为馆内活动提供了亲切活跃的场所,也通过与环境的融合,使建筑成为城市生活的公共舞台。
两馆各类丰富的趣味活动均采用登记预约的方式,除了参观者,每个来参加活动的人,都有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比如教室或剧场。使用者从东西大厅或花园平台进入博物馆,进入不同类型的平台,通过逐渐变化的分布空间到达目的地。在每个平台上,教室之间的公共空间不再是单调的交通通廊,而是大小不一、丰富多彩的步行街,包括室内街道和从平台突出的室外露台。人们可以在每一层随时走到户外,在小树和座椅间休息聊天,欣赏外面的城市风景和绿地;而在上下左右的不同平台之间,我们也设计了各种公共楼梯和桥梁,希望它们以一种欢迎的态度邀请用户经过、漫游或参观其他兴趣平台——我们希望这种立体的平台聚落能激发人与自然的正向互动,不仅让用户在预定的课程时间内与志同道合的人密切交流,也可以在预定的课程时间之外自由探索其他的兴趣爱好。在我们的设想中,鼓励多元融合、跨界互动也是未来公共建筑应具备的重要特质。
对于这座8万平米的公共建筑,空间与结构秩序的融合非常重要。整个建筑群的结构单元模数为8mX8m,对应活动教室基本单元约65平米的面积要求和地下室3个停车位的大小。在设计层面,这种方形模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让盒子的分布和方向调整变得简单轻松。8m模数的二次模数包括2米和1米,帮助我们协调平台与盒子的错位,控制最小走道、双开门、单开门的尺寸。大部分盒子之间是分隔的,让内部走廊能够持续获得自然光、自然通风和外部视野。在提示和鼓励使用者享受半室外露台的同时,为盒子的室内空间提供了许多转角窗。正是这样的布局逻辑,让大量的盒子群脱离了僵化的中廊模式,营造出村落式的聚落氛围。这些基本结构单元沿着两个U型庭院生长,最终构成整个建筑群的结构体系,通过次级模数的弹性变化,形成重叠交错的台地与盒子聚落,以及单层与通高交替的空间节奏。
为满足公共建筑的预制化率,建筑地上部分采用全钢框架结构。在8m见方、4.5-5.5m高的标准柱网中,钢柱截面为400-500mm见方。为了提高室内教室及室外露台的空间利用效率,我们决定将大部分盒子外墙与柱子平齐,通过结构手段将墙体与柱子结合在一起。墙体上的单元窗框均反向向外折出,窗框表面与柱面平齐;同时将每根柱子在涂有防锈防火漆的铝板饰面中分成四个角,中间为内凹的深灰色铝板缝。这样一来,一根柱子在立面上就一分为二,分别融入两边的窗框体系中,完成自身的消解。室内,柱子在进深方向留出约450mm,根据室内使用需求由窗座或窗台收纳柜消化。经过这样的结构设计,每个盒子的外圈形成了约600mm的宽边,将柱、墙、窗、固定家具整合在一起,使空间内外的使用更加完整便捷。盒子上的门窗系统单元宽2m,高650mm,通过更多的横向划分,设置不同高度的窗户,满足舞蹈、武术、器乐、合唱、美术、书法、智能科技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室的采光通风需求。
西侧的U型庭院内,两座东西向的连桥平台采用桁架结构跨河。三层北连桥桁架外露,主要用于交通;二层南连桥为特殊的跨河平台。我们将桥梁结构与庭院空间相结合,将桁架藏于墙内,打造由房屋、庭院、绿植组成的庭院聚落,成为临江交通、休息、活动的复合场所。整个桁架体系跨度60米,由两根东西向主桁架和四根南北向连接桁架组成。在与结构工程师密切配合后,我们利用每根桁架中间镂空部分及直、斜腹板之间的空隙在院墙上设置门窗洞口,利用桁架墙体支撑上部坡屋面结构,形成散布在庭院中的小房子。于是在直通道南侧的院落里,我们创造了一个可以绕过、可以停留的平行时空。
无论从尺度还是功能上,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与群艺馆均为大型综合体公共建筑,使得本次设计实践成为探索新型公共建筑类型的宝贵契机。在此,山水秀以互动平台的形式,营造出城市中的立体村落聚落。我们认为,在当代乃至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城市居民依然需要公共的体育活动空间,满足线下交流、分享、兴趣拓展等需求。同时,公共建筑也需要不断更新,以新的活力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为此,我们提出“走向新聚落”的三个设计理念:1、共享减量:鼓励功能相近的空间合并、分时共享,通过减少建筑总规模,减少建筑碳排放与运营能耗;2、有机互动:为空间使用创造舒适的室内外可与环境互动的场所,激发人与自然、不同人群之间的流通与互动,营造有机的聚落体验; 3. 聚落建造:通过建造,将结构、设备、空间、材料高度整合,将建造领域从建筑本身拓展到聚落环境。
当代的物理与虚拟空间关系仍在不断变化,增加了未来生活形态的不确定性。相对静态的建筑体系需要对此保持积极的观察与开放态度。通过灵活有机的设计,在承载空间智慧与当代科技的同时,将灵活性与变化性留给未来。
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创造有机的聚落体验;3.聚落建造:通过建造,将结构、设备、空间、材料高度融合,将建造领域从建筑本身拓展到聚落环境。
当代的物理与虚拟空间关系仍在不断变化,增加了未来生命形态的不确定性,相对静态的建筑体系需要对此保持积极的观察与开放态度,通过灵活有机的设计,在承载空间智慧与当代科技的同时,将灵活性与变化性留给未来。
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创造有机的聚落体验;3.聚落建造:通过建造,将结构、设备、空间、材料高度融合,将建造领域从建筑本身拓展到聚落环境。
当代的物理与虚拟空间关系仍在不断变化,增加了未来生命形态的不确定性,相对静态的建筑体系需要对此保持积极的观察与开放态度,通过灵活有机的设计,在承载空间智慧与当代科技的同时,将灵活性与变化性留给未来。
Design Unit: Scenic Architecture Office
Area: 87109 m²
Project Time: 2022
Photographer: Zhu Runzi, Su Shengliang Project Manager: Zhu Xiaofeng, Zhuang Xinjia (Shanghai Scenic Architecture Design Consultant Co., Ltd.); Zeng Qun, Kang Yue (Tongji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Scheme Phase: Pablo Gonzalez Riera, Liang Shan, Du Jie, Sheng Tai, Xi Yu, Shi Yan'an, Zhou Yan, Shen Ziwei Architectural Preliminary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Coordination: Jiang Meng, Du Jie, Wang Junyuan, Lin Xiaosheng, Hu Xianmei Interior Scheme Design: Jiang Meng, Du Jie, Wang Junyuan, Lin Xiaosheng Interior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Ji Jinpeng, Bian Suqi Interns: Xie Tao, Gan Yunni, Sha Yanjun, Ye Chenhui, Weng Wenqian, Song Xiaoyue, Sun Haope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ongji Institute): Qiu Yanwen, He Bin, Wang Shan, Liu Yiwei, Yang Yang, Pei Yongxin, Chen Lei Structural design: Chen Xi, Liang Jianghao, Li Wei, Sang Dan, Xi Jiakai, Fu Co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You Bolin, Geng Junjun, Shan Chenguang, Du Wenhua, Shi Jinyue, Sun Fei, Chang Qinglong HVAC design: Zhu Weichang, Tang Zhenzhong, Zhang Weilin, Ye Yaowei, Zhou Jin, Liu Yi Electrical design: Zhang Yifeng, Zhou Chengli, Zhu Yicong, Xu Changhui Curtain wall design: Ma Ruifeng, Zhu Taixi, Li Zhifeng Curtain wall design: Wall deepening: Wei Zheng, Song Bo, Lin Hai, Wu Pan Energy-saving design: Tang Chengyu Foundation pit design: Jiang Wenhui Green building design: Cheng Kai, Guo Tiehui, Ling Yong Budget: Li Liyi BIM: Zhang Dongsheng, Liu Jian, Chen Daiwei, Zhang Huanrui, Zhao Qi, Tan Guan, Ding Zhihua, Zha Wenhuan, Lv Zihao River-crossing bridge structural consultant: Zhang Zhun Owner: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Education Bureau Construction unit: Shanghai Pudo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Construction unit: Shang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eventh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peration unit: Pudong New Area Youth Activity Center, Pudong New Area People's Art Museum Supervision unit: Shanghai Jiank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Architecture and interior design: Shanghai Scenic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ants Co., Ltd. Cooperative design institute: Tongji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Landscape design: Shanghai Fangxiang Landscape Design Co., Ltd. City: Shanghai Country: 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