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夯土墙,植根于土壤中为了确保茶青市场北侧不受客运站的噪音干扰,并与前广场空间相连,我们在建筑北侧设置了夯土墙,在保护编织竹拱脚基础的同时,并提供适当的保护和遮挡。夯土墙的做法参考了村里夯土老房子的做法,墙体底部的地基用毛石砌成,防止水进入,墙顶浇筑混凝土压顶,既保证了墙体结构的安全,又保护了最薄弱的夯土顶部不被雨水侵蚀。有意思的是,当我们以为周围民居的传统夯土工艺已经失传,研究整理了一套现代夯土施工方法,准备发给现场施工队参考时,对方说在附近一个村子里找到了有家传技艺的夯土工匠,每人都带着木杵,加上两个帮手运土、搭模板,大概用了两三周的时间就把北侧的7堵夯土墙全部修建完成了。本项目中的夯土墙并非屋顶承重结构,而是包裹在混凝土拱脚柱外侧的围护墙,只需要解决墙体的自重即可。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担心传统夯土和现代夯土在受力、性能上的差异,反而给了工匠施展的空间。当然,在这种传统的夯土手法上,我们也做了一点现代版。考虑到实体墙体的后续使用,比如悬挂照片、海报、挂画,安装储物架或者衣帽钩等,而夯土墙又不方便直接用钉子固定,所以在工匠夯筑过程中,我们预先埋设了一些小木砖,既不妨碍夯土墙的完整性,也不妨碍后续的使用。 材料回收,物尽其用在这次局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彻底的逆向设计模式。从材料的探索开始,就地取材、废旧再利用,在善待资源的循环模式下尝试减碳创新。除了竹结构和夯土在设计阶段就已敲定外,其余部分都只有明确的性能要求。设计到现场后,我们先寻找可用的再生材料,根据找到的材料性能与施工方讨论合适的加工工艺,同时在现场尝试多种方案,制作试验样品,样品出来后最终确定设计。这次物尽其用的建造过程细节记录如下:首先进行乡村调查。村政府提供附近危房正在拆迁的信息,而总包方提供了附近石材加工厂的信息,于是我们开始从这两条线索出发,在附近寻找废料:收获的有从被拆除的危房废墟中回收的地基毛坯;危房拆迁队回收的各种结构木料;石材加工厂切割的板材下脚料;被遗弃在工地上的用于铺装的寿宁板材下脚料等等。之后我们带着这些废料样品,和当地的工匠们讨论如何使用,并试验如何加工建造。确定了回收材料的加工用途后,我们也能敲定它们在建筑中的使用范围,并估算出数量,然后当地的总包方再根据数量进行备料、加工。这个过程对于当地的施工方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前期对竣工效果、实施流程、工程量结算等都充满了疑虑。但当确认了回收料的来源、试验加工工艺制作全尺寸样品、明确了施工方法、看到成品后,师傅们心里踏实了,甚至为自己的手工再创造感到自豪。1)大量收集并再利用周边石材加工厂的边角料。将板材废料切割成等宽、长度不限的石条,用于地面铺装,较小的废料用于地面的水磨石。2)回收附近拆除危房清理出的毛石基础,用于新建夯土墙基础。项目前期曾使用新石料模仿毛石砌筑制作样板段,但因为是粗糙材料,大部分块料棱角分明,难以紧密贴合。于是将拆除危房废弃的毛石收集起来,用于夯土墙基础,使整体结构更加和谐。新石料被打碎成小块与旧石料混合,用于景观挡土墙的砌筑。3)危房拆除回收的结构木料经过分类后堆放在路边,拆除前低价回购一部分作为建筑材料,一部分加工成木砖楔入夯土墙内;剩余的部分则用来制作公共景观家具,成为共享的日常资源。现场竹子搭建剩余的材料,被竹艺师巧手做成数把3m长的竹凳,成为无法带走的室内可移动家具。 细部施工,美观实用整体排水细节设计:屋面雨水的排出借助屋面整体造型清晰分明,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将屋面雨水汇聚后优雅地排入整体场地。这里涉及到两个环节,一是屋面末端天沟、水舌的细部设计,二是水流入地面景观的细部设计。特殊的屋面造型,屋面只在北侧留出两个低点,因此设置水舌导水,下方地面为生态湿地。南侧的屋檐是整个屋面的最低点,因此我们设置了全长金属天沟,每根柱子上都安装有方形钢排水管。金属天沟系统不仅起到排出雨水的作用,还起到屋面末端收口结构的作用。工业化的高精度金属天沟与粗犷朴素的混凝土、手工竹制屋顶形成视觉上的对比。屋面的雨水由天沟引入结构柱上的天沟。缺口既是排水路径,也让粗糙的乡村混凝土变得更有魅力。天沟流淌而下,汇入方沟,最终排入山谷。方沟的结构形成了地面的铺装肌理,便于地面石板的边缘处理。在处理一系列雨水问题的同时,在工匠的帮助下,一些有趣又吸引人的施工细节得以实现。大跨度空间除了结构问题,还需要注意空间的采光问题。引入自然光,不仅可以丰富空间的光影,还可以节省照明。因此,在设计中,在“拱桥”之间留出几道缝隙,用竹条编织成网,上面覆盖有机玻璃,让编织的竹拱置于阳光的光影之下,工艺之美得以展现。自然通风也借用了屋顶的姿态。编织竹子的拱形屋顶共有两层,整个建筑外围南侧开放通透,北侧用夯土墙封闭,阻挡冬季北风的侵袭。但架空的北侧屋顶提供了南北通透的风路,保证了茶市内有效的风环境。 对本土化与可持续的思考低成本材料的获取、当地工匠的参与、对当地建造经验的借鉴,让这个项目像一棵树从土地里长出来,在这里生根发芽。村民发动起来后,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还可以从他们的劳动中获益。开放的屋顶提供了良好的通风和自然采光,使得建筑日常使用成本非常低廉,除了茶叶交易,还用于村民聚会、体育比赛、青少年活动,还成为高山马拉松、音乐节等文化推广活动的基地,作为竹关陇的一张名片,吸引更多民众关注和参与。茶市依托当地居民、当地技术、当地材料,用较少的环境和资源成本,让村民获得最大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公共效益。对资源尤其是当地物质资源和社会人力资源的精细化处理,实现了用方法引导结果的可持续建设。 Design Unit: Tsinghua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Simple Architecture Studio Area: 460 m² Project Time: 2021 Photographer: Chu Yingnan, Sun Jingfen, Wang Wenwu Lead Design Unit: Song Yehao, Sun Jingfen Design Team: Chu Yingnan, Wang Wenwu, Liu Mengjia, He Xinran, Jie Dan, Chen Xiaojuan Structural Consultant: Chen Nan Braided Wood Arch Consultant: Liu Yan Bamboo Structure Construction Party: Zhujingyuanzhu Architecture Owner Unit: Zhuguanlong Township Government, Shouning County,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Lighting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Tongyuan Lighting Studio City: Ningde Country: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