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项目位于大湾区极具影响力的高科技科研区,虽然用地极其稀缺,但设计希望建筑不以冷峻的姿态隔绝城市,而是呈现出不拘一格的场所精神。 建筑形态,对角线“双塔”布局,缓解城市高密度压力,形成良好的视觉通廊和空间格局;设计选择将底层腾空,消除城市界面的连续性和物理拥挤感,裙楼体块“漂浮”形成尺度宜人的开放空间。 在空间的功能划分上,兼顾科研效率与文化交流,垂直功能综合体整合科研办公、通用实验室、专用实验室、科研成果展示、学术会议交流、餐厅食堂、图书阅览等各类功能,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建筑体系;公共空间的互动共享,通过下沉广场、中心庭院、多重屋顶等空间促进交流,激发知识的流动和创新的孵化。 在空间的灵活应用方面,建筑低洼区域,连续的大空间平面,为多种实验提供了基础,且层高、荷载、废弃物处理、高载电梯等尺寸的充分预留,模块化实验室机电设计,充分应对未来实验场景的变化;在建筑高洼区域,设置挑高中庭,为交流、休闲提供场所。 科研建筑对能耗的需求较大。我们从设计出发,思考并践行绿色低碳的可持续策略。 在空间设计方面,通过引入景观、立体绿化、空中庭院、下沉广场等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营造舒适、人性化的研发办公微环境。 在立面设计上,双层呼吸式外墙、横向遮阳构件、三银LOW-E玻璃等,兼顾节能、采光、通风、视线、美观等综合需求。 此外,通过HVAC系统、液体除湿及新风系统等的支持,不仅做到了节能低碳,还为用户提供了健康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项目已获得美国LEED绿色建筑预认证最高级别——铂金级认证、深圳地标最高级别——白金级(三星级)认证。 至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新大楼的落成,既是华阳对原创设计与品控执着追求的体现,更是对科研建筑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 Architectural firm: Huayang International Design Group Area: 177718 m² Project time: 2023 Photographer: SFAP, Lin Jie Lead design unit: Xiao RuiArchitectural solution team: Tian Xiaoqiu, Xiao Rui, Qiu Yongfa, Li Songshan, Zhu Zhehao, Luo Runhua, Cen Jie, Xie Zhendong, Li Zhifeng, Chen Jiapeng, Lei Xiao, Wang Tinghui, Wang YingDesign unit: Huayang International Design Group (full process design)Party A: Shenzhen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Construction unit: Nanshan District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BureauConstruction unit: China Resources (Shenzhen) Co., Ltd.City: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Country: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