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没有什么能比一汪明镜的湖水更贴切地放置在这片场地之中,位于古城中轴线上的湖面,犹如“双面镜”倒映着秦岭山脉的巍峨壮丽,同时也折射着现代都市的异彩缤纷。2020年3月1日,西安市政府正式印发《全域治水碧水 ...
似乎没有什么能比一汪明镜的湖水更贴切地放置在这片场地之中,位于古城中轴线上的湖面,犹如“双面镜”倒映着秦岭山脉的巍峨壮丽,同时也折射着现代都市的异彩缤纷。 2020年3月1日,西安市政府正式印发《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启动全域治水建设生态西安的目标。其中潏河及其支流共涉及21个河道治理项目,是全域治水的重点。潏河发源于秦岭北麓,古时是渭河的一级支流,也是西安最富盛名的河流。唐代后改道入交河汇入沣河,今属沣河的主要支流,系渭河的二级支流。古称泬水,今亦称决河。 场地位于潏河流入长安城区段,占地约258亩。河水流经樊川,蜿蜒流淌于神禾原坡之下,常年淤积变道在此形成宽阔河滩。人为扰动加之历年洪泛肆虐,滩地荒芜贫瘠,成为潏河留在土地上的一处“伤疤”。随着城市发展需求和全域治水工程推进,场地治理提升迫在眉睫。 1.场地空间平淡无奇,如何通过设计使场地生动有趣,并赋予公园更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设计面临的第一项挑战。 2.场地北侧被潏河与河堤路割裂,南侧则被高差近20米的神禾原坡阻挡,如何将场地与环境有效融合是本项目面临的第二项挑战。 3.场地内90%的用地为荒滩地,旱涝叠替,不适宜植被生长,生态系统修复是设计面临的第三项挑战。 1.通过对空间和水文要素的系统梳理,设计将一个面积约54亩的调蓄水面嵌入河滩地中,湖水将四周的景色纳入其中,不同视点给人们呈现出丰富多变的景观场景。同时,作为古城中轴线上重要的“节点”,其成为联系城市和秦岭之间的一个支点,通过更稳固的方式将公园融入巨大的时空视野之中。 2.场地内土方达到就地平衡,利用挖土堆填塑造起丰富的景观地形系统,构建了两条不同防洪等级的河堤,并打造了一处绝佳的露营坡地。20年一遇的生态护堤像一条富有韧性的纽带,使湖面与河道保持一定的弹性空间;50年一遇的护堤则在消化多余土方的同时起到保护原坡稳定的安全作用。 3.架空栈道系统为人们感受美景提供了丰富途径。栈桥穿梭在高大的杨树之间,横跨在潏河之上,通过缓坡与园路连为一体;滨水栈道作为陆地向水面伸展的一部分,使人们得以更接近水体;架空挑台则利用场地高差形成远眺的观景点。 一面是城市,一面是自然,公园以某种媒介的方式镶嵌在场地之中,将割裂的城市边缘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原本荒滩野地焕发生机。华灯初上,公园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享受着城市生活与自然体验的便捷转换。 湖面与场地中保留的高大杨树交织成一道蓝绿画面,各功能区环绕在湖区四周,园路交织成网串联起各个区域,人们围绕着水展开了丰富的休闲活动。 冬日的公园透彻艳丽,白色的栈道勾勒出飘逸的曲线,红黄交错的张拉膜点缀其中,成为场地中的视线焦点。抛石驳岸满足了水边界的安全,并最大限度保持生态性;过水堰则巧妙运用古人灌溉理水经验,将河道分级并引水入湖。 设计初衷是对局部场地的考量放入到更宏观的空间语境中,宽阔的湖面从尺度上回应了城市边界高耸的楼宇和远处山脉的自然景象。这种方式强化了人们对景观体验的另外一种感知——即在置身某处的同时唤醒人与自然的一种原始沟通。公园建成后市民很快适应并喜欢上这一处新环境,其一度成为西安热度最高的公共空间。 从现场踏勘到公园基本建成仅仅用了6个月时间,这对整个项目团队无疑是巨大考验,设计团队通过相互紧密配合,深度而高效的现场服务,顺利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
-
云海观景平台-水稻梯田-著名特色旅游小镇村域景观升级改造全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文旅小镇提质升级-结合乡村特色乡村建设-乡村书吧改造施工图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文旅小镇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建筑改造施工图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特色旅游乡村 -军农旅融合-山体公园品质提升工程森林公园景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阳江湿地公园滨江生态绿地园林景观工程园建植物水电CAD施工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极限运动乐园-二十四节气园-农耕文化园-高架桥下空间体育公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交通枢纽园林绿化施工图cad交通岛及周边通道园林植物施工图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花园路道路施工图|道路工程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力工程施工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中式雕花纹理CAD图案式样CAD图块素材新中式屏风玄关隔断花纹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星级酒店式社区入口-沉浸式高端奢享花园中天云望CID项目景观
###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