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河源中小学科学教育馆位于现有校园内,建筑面积3577平方米,建筑规模虽小,但具有示范性、标杆性、主题性等特点。首先,本项目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拟将本项目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品质科普教育馆,作为省级中小学科普教育示范项目,供全市乃至全省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其次,目前服务于中小学生的小型科普馆非常少,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为今后类似场馆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最后,本项目规模较小,难以实现综合性展览,主要定位于主题性科普。后续场馆的科普主题将由各校根据自身教学主题、展览内容等自行确定,形成特色,使每个场馆各具特色,避免简单重复。基于定位,设计团队认为,本项目除了满足学生科普教育外,还应成为学校其他时间开展新教学方式的场所,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因此,场馆设计除了满足展览建筑的要求外,还应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和学校新的教学需求,在常规学校空间之外营造“非正式教室”。 建筑规模较小,若明确各空间的使用性质,房间数量并不太多,利用率较低。根据当代教育及展览发展的最新趋势,设计将整个场馆划分为两个功能区域:相对独立封闭的科普观察区与开放的教学区。前者主要包括观察展厅,后者非常灵活,没有人为地定义空间属性,后期根据教学需求由师生自行重组。常规的展览流线以扁平、直线为主,但面对本项目规模较小的前提,扁平的流线会被楼层打断,削弱参观的连续性。设计将流线设置为三维、多维的,并将其处理成两个参观序列。参观者从一层两个不同的入口开始参观,沿着各自的流线完成参观后,通过垂直交通到达另一条流线的起点,进而完成完整的科普观察。类似空间双螺旋结构的流线设计,可以实现两股人流同时参观,互不干扰,提高了参观效率。 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的特点则在空间形态上得到体现。整个建筑为方盒子,除两座封闭、盘旋的科普展厅外,其余均为公共、开放的教学空间。流线组织塑造空间特质,空间形态体现流线组织。立面设计也采用微透明聚碳酸酯板全覆盖,并在主体空间打通。立面形态体现空间特质。除了科普观察展厅,开放的教学空间类型形态多样。空间形态上,大小空间相互叠加,融合小组讨论与制作、大群体阶梯聚会与交流。空间尺度上,错落、跨越层次的处理,产生多样的空间尺度。整个空间适应性强,鼓励教学行为随时随地发生。 低碳环保是设计始终贯彻的理念,在方案前期就咨询了相关专业公司进行设计。建筑中庭上方设置天窗。在保证室内物理环境稳定的条件下,窗扇可以打开,产生自然引风效果,有利于节能减排。立面采用阳光板,不仅遮阳效果好,而且室内光线非常柔和,满足教学需求。同时,立面面板沿开放空间开设通风孔,降低空调能耗。此外,设计积极采用目前成熟的绿色技术,如光伏板、小型风力发电、变温玻璃等装置,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打造“零碳建筑”,此项目还获得了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近零能耗建筑”标识。设计秉承“整栋建筑就是展品”的理念,除了空间,设备管线、结构节点等内容也对学生开放,成为科普内容的拓展。各类设备管线直接裸露在室内吊顶上,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屋顶空调、绿色科技设备成为设备科普区,打造特色科普场所。 设计充分利用屋顶空间,打造室外教室、室外展厅。屋顶设置参观步道、植物园、建筑设备区、公共活动区等,将学习行为延伸至户外。 博物馆虽然已经建成,但目前仍处于并将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正如这个项目是团队的一次实验探索,其使用方式也是学校育人方式的一次尝试。团队希望这个场地能作为学校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实验基地,新思路在这里进行实验,等到见效后再带入常规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 打造特色科普场馆。 设计充分利用屋顶空间打造户外教室和户外展厅,屋顶设置参观步道、植物园、建筑设备区、公共活动区,将学习行为延伸至户外。 博物馆虽然已经建成,但目前仍处于并将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正如这个项目是团队的一次实验探索,其使用方式也是学校育人方式的一次尝试。团队希望这个场馆能作为学校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实验基地,新思路在这里进行实验,等到见效后再带入常规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 打造特色科普场馆。 设计充分利用屋顶空间打造户外教室和户外展厅,屋顶设置参观步道、植物园、建筑设备区、公共活动区,将学习行为延伸至户外。 博物馆虽然已经建成,但目前仍处于并将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正如这个项目是团队的一次实验探索,其使用方式也是学校育人方式的一次尝试。团队希望这个场馆能作为学校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实验基地,新思路在这里进行实验,等到见效后再带入常规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 Design Unit: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rea: 3578 m² Project Time: 2022 Photographer: EVI Eagle Vision Impression (Tan Haoxian), Deng Yangyang Design Leader: Deng Shoupeng Chief Design Unit: Su Xiaoyue Architectural Design Team: Chen Guo, Lei Kongwu, Huang Xin, Cheng Shuying, Dai Yajing Structural Team: Tang Jiamin, Lai Hongtao, Peng Xiuzhong, Huang Yong, Liang Yuelin, Yin Y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eam: Cen Hongjin, Jiang Fan, Zhong Wenyong Electrical Team: Huang Xiaofeng, Chen Tao, Ye Ying Air Conditioning Team: Wang Zhao, Cheng Guozhen, Su Heyang Weak Current Team: Huang Xiaofeng, Chen Weibin, Huang Zhiwei, Su Ruichang Landscape: Chen Tianning Energy Saving: Zhang Xinxin Data Arrangement: Yu Wencai Construction Party: Heyuan Che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Nearly Zero Energy Consumption Design Consultant: Zhuhai China Construction Xingye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Deng Xin) Interior Design Consultant: Guangzhou Zhongyi Decoration Design Co., Ltd. (Huang Xiaoqing, Lin Bokai, Huang Qinzhi) Exhibition Consultant: Guangzhou Sanchuantian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Wang Qinming, Deng Yangyang, Zhu Lingling, Zhang Wenquan, Kong Lingtao) External Wall Design Consultant: Guangzhou Polyyou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Yang Haijun, Tan Le) Temperature-dependent Glass Consultant: Zhongshan Zhongjia New Materials Co., Ltd. Owner: Heyuan Education Bureau City: Heyuan Country: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