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公园景观设计|三桥亚运公园景观工程

TJADOrigi. LV0
图集
/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三桥亚运公园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江南岸,北临钱江三桥,南侧与奥体中心“大莲花”隔文涛路相望。设计以“打造集城市性、人文性、生态性、智能性、在地性、前瞻性于一体的新型钱塘江滨水区”为目标,是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原创设计工作室承担的杭州市滨江区12公里滨水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程首标段。
该项目是杭州市滨江区迎亚运的重点工程,是“办好一场会、提升一座城”亚运筹办理念的深入实践。设计以“橙蓝丝带、超级海堤、城市切片”为总体规划理念——从“亚运”到“亚运+”,串联起一条17.4公里长的无围墙城市运动体验带;从“安全”到“安全+”,在江边新建一条功能齐全、活动多样的超级海堤;从“日常”到“日常+”,打造一组缝合滨水公共空间与腹地的多主题城市切片。
滨水区原本具备一定生态背景的滨水公共带,作为生活滨水区向公众开放多年,“橙蓝丝带”是对滨水区整体系统化改造提升的先行响应,设计以橙蓝线全线贯通为切入点。来到云都逸,慢跑道被架空于建筑之上,成为建筑形态的组成部分,提供不同标高的江景视角和步行路径,城市景观立体化,在不同维度展开。
响应浙江省水利厅千亿海堤安全工程的号召,将安全提升内容融入滨江景观改造,在保持沿江一线护栏高度不变的基础上,结合艺术混凝土防浪平台,将海堤高度提升至10.3米,海堤升级约4.5公里,将环杭州湾海堤防御标准由百年一遇提升至三百年一遇。
为加强城市腹地空间与滨水公共空间的联系,场地上布置多个“城市切片”,疏浚绿植、连接路径,从波浪形态演化出具有统一语言的树池、休息亭、展墙、运动器材等景观小品,结合两岸树种设计,形成独特的垂直河道。作为杭州滨江公共空间北段的起点,三桥亚运公园包含滑板公园、湿地公园、云都驿、亚运微山等节点。在杭州市绿道建设推进协调组近期的现场考察和综合比选中,“滨江区之江绿道滨江段”入选“2023杭州最美绿道”。
它是沿江新建的9个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让市民在亲水的同时,也能享受水的乐趣。
体育回应——三桥亚运滑板公园是沿江新建的三座体育公园之一,与奥体中心无缝对接,占地面积约3800平方米,设施包括篮球、极限滑板、儿童沙坑、摇马等。
活动回应——三桥亚运雕塑为解决文涛路附近亚运微山体南侧高差,提取亚运LOGO色彩,将奥运年份数字嵌入混凝土切片,设计兼顾行人休息和亚运知识展示的艺术混凝土雕塑,是沿江八座艺术雕塑之一。
艺术回应——滨江艺术混凝土的预制蓝色半透明混凝土栏杆,不仅增加了栏杆与路面的整体性,更兼顾了市民游客的舒适性、观景的便捷性、灯光的美感,成为魅力滨江的新地标。
功能回应——云都驿总建筑面积1945.4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的建筑,地下一层为混凝土结构,地上一层为钢结构。建筑长104m、宽30m、高7.9m。车站所在地原为钱江三桥东侧的邮轮奥运体育码头,随着杭州亚运会即将开幕,云都驿承载着原码头的使用功能和新环境下的城市基础服务体系。基于此,设计以类似场地手术的方式,通过结构形态的上下折叠和公共活动屋顶的搭建,将建筑与场地在形态和功能上顺畅地连接起来,模糊了城市图地关系中原本明确的界限,为人们在此相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实现“漂浮的蓝道”和长卷般的变幻风景序列,云都驿将卫生间、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等辅助空间隐藏在地下,地面采用钢结构。整体为四个落地菱形体块的重复排列,每个体块由一对平行斜杆和一对V型斜杆支撑,屋顶由四个体块支撑。结构通过合理的找形,在保持轻质建筑体量的同时,实现了大悬挑。屋檐厚度仅为200mm,营造出漂浮通透的建筑效果。云都驿内外相融、近景与远景相融、人工与自然相融,形成连续、互动、丰富的空间。亚运会的举办,将为云都驿和其所在的三桥亚运公园注入赛事特色,亚运会期间码头集散、休息观景、运动体验等功能,未来将弥漫在日常生活中,云都驿将回归为一个可达的“城市场所”,为人们提供各类活动的舞台。
而运动的体验在未来也会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云都驿将回归到可达的“城市场所”,为人们提供各种活动的舞台。
而运动的体验在未来也会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云都驿将回归到可达的“城市场所”,为人们提供各种活动的舞台。
Design unit: Tongji Original Design Studio
Area: 1945 m²
Project time: 2023
Photographer: Zhang Yong, Tongji Original Design Studio
Chief Design Unit: Zhang Ming, Zhang Zi, Chen Bo Design Unit: Tongji Original Design Studio Construction Unit: Hangzhou Xiaoho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Group Co., Ltd. Supervision Unit: Hangzhou Tianheng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Logo Design Unit: Yi Ke Design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Team: Qin Anhua, Huang Jiayao, Zhou Kang, Ma Kai Overall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eam: Yao Guanjie, Zhang Xiaoya, Feng Yuqing, Mou Xiaotong, Sun Jialong, Chen Luqiyao (internship), Cao Dong (internship), Ma Hanxiao (internship), Li Mengyao (internship) BIM Design Team: Zhang Dongsheng, Wang Lingyu, Yan Zifu Structural Design Team: Wu Honglei, Zheng Chaoyi, Duan Xuanmeng, Lin Chen Equipment design team: Liu Jian, Jia Min, Zhang Sien, Lv Zonghu, Wang Haidong, Zhu Han, Shen Hangtao, Cai Ting, Zhao Zhenzhou Landscape design team: Qiu Wenmin, Li Xiubing, Lan Yuan, Zhong Yong, Luo Jian, Zou Qian, Su Jinghua, Xing Chuhan Lighting design team: Yang Xiu, Bian Chen, Li Di, Li Mengru, Li Binhao Technical and economic team: Pang Xiaolin, Zhou Lingjun, Zang Junlong, Chen Xinyun, Tong Zhou, Ge Yuwei, Zhang Chunxia, ​​Cao Yexin Green building team: Ren Guohui, Xue Fanghui, Zheng Xiaowei, Meng Fanlin Construction unit: Hangzhou Binjiang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Co., Ltd. City: Hangzhou Country: 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