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行业的下半场在行业上半场的十几年的发展中,流水线的设计生产供给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快速拷贝、快速落地、快速消费是主旋律,但除了挣到了真金白银,好像没留下太多可以被津津乐道的创意设计。如果上半场是挣钱 ...
景观行业的下半场 在行业上半场的十几年的发展中,流水线的设计生产供给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快速拷贝、快速落地、快速消费是主旋律,但除了挣到了真金白银,好像没留下太多可以被津津乐道的创意设计。 如果上半场是挣钱的黄金时代,我认为下半场就是创意的黄金时代。在下半场,项目数量越来越少,每一个项目都将成为设计师证明自己的一次宝贵机会。在市场资源日渐枯竭的时代,设计师必然会绞尽脑汁善用资源,这也是资源小国德国、日本成为技术大国的逻辑。随着市场门槛的提高,发展速度的放缓,以及设计师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等因素,有理由相信,中国创意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做有创意的设计师 当“原创”这个词在今天被格外强调,说明抄袭的沙尘暴已经扑面而来,甚至已经尘埃落定、见怪不怪了。在一个上至高等学府、下到小学幼儿园都以抄袭模仿为习惯的国度,不要责怪设计师的创造力,习惯成自然。 完全照搬的耻辱感是不存在的,有时甚至是客户的要求。但不可能完全照搬,因为很多细节考虑不到位,抄不全;抄袭在国外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如果你看见设计被抄袭或长得比较像,那多半是设计师抄袭自己设计的结果。客户如果看上了某个建成效果,一般会请同一个设计师出马。对于类似的项目,设计师富有经验当然手到擒来,也能更专业地完成任务,还能通过积累最终确立自己的调调。 和抄袭者比较,创新者在同样情况下肯定付出更多。在一个没有建立起具有约束力的良性运转的、靠谱的行规的国度,不要责怪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创意。如果碰巧产生了一个有创意的落地设计,那多半是很拼的设计师超付出的结果,而且这背后一定还有个聪明有担当的客户。 如果有创意的设计师不会因为创意而活得更轻松,同时更有竞争优势的话,那么这个市场是悲哀的,这个行业也是没有前途的。 设计师老龄化 景观设计是一门把生活经验转化成图纸和实体的学科。如果没有经验又缺乏悟性,那很难做好。而悟性并不是想有就有,经验也要靠长期积累,所以在国外,设计师一般不是吃青春饭的职业,经常可以看到白发老人趴绘图板。有人说,中国的设计师经验比老外丰富多了,二十多岁就已设计无数项目。少年英雄,如果以量来衡量,那肯定是比外国同龄设计师更胜一筹,软件更熟练,彩图也画得好,设计速度也快得不得了,但设计不只是画图,更不是数量,设计是生活阅历、文化熏染、思维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天真创意。这个现象好比:中国学生参加过的考试比外国学生做过的题都多,但很可惜诺贝尔奖不用做题,也不用考试。 在行业下半场,项目可能会减少;时间可能会变慢;人们可能会变老;行会可能会重建;礼仪可能会重拾;利益可能被维护。因此,创意可能会变多,景观设计的“黄金时代”也可能真的会来临。 |
复制本文链接 本文版权归设计单位所有,平台收录仅为提供信息检索服务,任何不适之处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