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灰艺术社区西安石油大学生活区锅炉房改造文化建筑改造|老建筑改造

NomosArch. LV0
/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GENERATED BY AI, PLEASE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BY YOURSELF
西安石油大学生活区锅炉房从1994年开始规划,最终在1997年建成。2014年城市供热由煤改气后,这间锅炉房不再具备生产功能。当我们2019年再次见到它时,这间在西安算不上老旧的房子,已经静静地荒废在校园一角6年之久。此刻,它就像是一片废墟,被周围的居民楼包围着,静谧而迷人。这种燃煤供热锅炉房,曾经遍布北方各大城市,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以后这种类型的空间再也不会被建造。原本属于工具理性的高耸烟囱、巨大的煤斗,因为生产活动的消失,成为了无用构筑物。但今天,我们却能从那些未经规划指标打磨的无用之物中,依稀看到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的粗糙与淳朴——它静静地躺在这座城市的肌理中,静静地延伸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进而成为那些年的纪念碑。因此,尽管拥有不到30年的历史,这些建筑却足以成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那个动荡年代的历史遗产。
既然这个工业遗迹承载着时代的价值,其土地又不具备重新开发的规模与产权,那么改造再利用便成为首选方案。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寻找适应当下生活、投资回报合理的功能,是其生存的经济基础。好在原有的锅炉操作间开阔高大,得天独厚地适合承载艺术展览等功能;较小的辅助空间则作为配套商业,可以反哺艺术展览。于是,这种互利共生的艺术社区混合生态概念应运而生。这些功能定位反过来又保护了建筑的核心空间结构,避免了建筑被切割、肢解成低成本共享办公空间的命运。
从物流到人流的功能转变,增加了组织展线、扩大消防疏散宽度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在锅炉房前的广场增加了一条天桥,直达三楼主展厅。天桥前那根多年来不断喷涌而出的烟囱,在回应功能需求的同时,将新时间包裹在旧时间之中。
与此同时,建筑也从一座供给能源的建筑,转变为一座消耗能源的建筑。为了让展览空间在获得良好热工性能的同时拥有充足柔和的光线,本次改造的立面主要采用了进口聚碳酸酯板。新材料也带来了新的尺度,这种与周边居民楼不同的尺度,让人想起锅炉房作为工业遗产的模样,也进一步强调了新场所的公共性,将新艺术社区更直接地推入如今所面对的城市环境中。
功能改造也带走了旧有的生产设施,带来了新的建筑设备,一些比较杂乱的机电设备被优化隐藏,最大程度减少对原有空间的干扰。其他富有表现力的管线则裸露在外,比如主展厅的空调系统,利用料斗与柱子之间的三角形缝隙布置风管,配合24个球形喷头送风,精致的不锈钢风管与原本粗糙的混凝土并置,互相映衬着时代。
基于校园疫情防控风险,我们还利用脚手架搭建了一组临时墙体。快速搭建的脚手架不仅完成了区域的划分,还起到了基础框架的作用:展览海报、休息桌椅、市集摊位等可以时不时地填入这个框架中,应对不断变化的场景。据相关统计,由于环境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内建筑的平均寿命往往只有30年。这30年里,这座锅炉房的确完成了当年的使命,但不同的是,它又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故事。
精致的不锈钢风管与原本粗糙的混凝土并置,互相映衬着时代的烙印。
基于校园疫情防控风险,我们还利用脚手架搭建了一组临时墙体。快速搭建的脚手架不仅完成了区域的划分,还充当了基础框架:展览海报、休息桌椅、市集摊位等可以时不时地填入这个框架,应对不断变化的场景。据相关统计,由于环境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内建筑的平均寿命往往只有30年。在这30年里,这座锅炉房的确完成了当年的使命,但不同的是,它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故事。
精致的不锈钢风管与原本粗糙的混凝土并置,互相映衬着时代的烙印。
基于校园疫情防控风险,我们还利用脚手架搭建了一组临时墙体。快速搭建的脚手架不仅完成了区域的划分,还充当了基础框架:展览海报、休息桌椅、市集摊位等可以时不时地填入这个框架,应对不断变化的场景。据相关统计,由于环境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内建筑的平均寿命往往只有30年。在这30年里,这座锅炉房的确完成了当年的使命,但不同的是,它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故事。
Design Unit: Daily Construction
Area: 3988 m²
Project Time: 2022
Photographer: Ten Photography Studio, Tan Xiao, Shanhui Art Community
City: Xi'an Country: 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